初入購屋市場時,通常都會被這個行業中的各種專有名詞嚇到。但重點是不論你現在想買還是賣房子,了解這些窗口的功能與專業都是必要的,溝通時不會產生落差,也是保障自我權益。而每個人的購屋需求、條件與環境都不一樣,若你能先了解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這幾種銷售模式,從理解他們的背景及可提供的服務,就能知道賣方可提供給你什麼樣的幫助,以及雙方在交易時又該多留意哪些事。
代銷公司模式在台灣發展特別成熟,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的預售屋銷售多由代銷公司包辦,國外的房屋買賣大多是透過開發商、建商處理,他們可以一次發給許多個房屋仲介公司銷售。代銷是一個提供 「代替別人銷售」服務的公司,其中最常見的銷售模式為「包銷」,就是代銷將整個建設公司蓋的案子全部包下來,從廣告到銷售都由他們執行及規劃。廣告部分則從線上的網站廣告、臉書社群操作,到線下看板、公車、路牌等,都由他們經營。
代銷公司主要銷售「預售屋」,要為建設公司做的事情非常多,包含日報表、週報表、客戶回報、檢討會議等。平均來說代銷從業人員因為要理解、學習的事情很多,所以大部分代銷公司不會讓剛入行的員工接觸客戶,相對資深的跑單(銷售員)、專業經理、主委等,才有機會正面跟客戶介紹、談銷售,對於購房者而言,代銷的服務可以提供完整的售後支持和較為正式的銷售過程,且有專業團隊協助。但由於代銷與建設公司之間的合作模式,通常有一定的銷售策略,價格與優惠較難談判,相對也受到較多規範。
房屋仲介主要處理中古屋和新成屋的交易。說到房仲可能會先聯想到「帶看」這服務,但其實真正進行到買賣,中間還有許多服務細節的。房仲在整個交易過程裡,房仲的角色「是促成交易,並協助買賣雙方完成交易流程,降低交易風險」,對於交易物件,包括物件瑕疵、買賣過程、買方資格、買賣、協商、法務文件、成交過程等,買賣雙方都會希望經由「他」順利完成,讓交易獲得保障。銷售所需具備的知識也很複雜,相對做起來也很辛苦。
正因如此,如果透過房仲買房子,就需付出相關費用,也就是俗稱的仲介費(通常為成交金額的2%至6%)。依據內政部頒訂的「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報酬計收標準規定」,房仲業者或經紀人員向買賣之一方或雙方收取的服務報酬總額(但內政部沒有硬性規定買賣雙方的% 數要相同)。
如果選擇不透過仲介或代銷,直接與屋主交易可省去仲介費用,但需自行處理交易風險,如契約條款、產權調查、貸款程序等,尤其是對於法律、物件狀況等方面的理解不足,可能會遇到隱藏的問題。例如,房屋的負擔(如抵押貸款、二胎等)可能未被提前揭露,造成後續糾紛。如果是透過仲介交易,因有專業協助,較能降低上述問題發生的風險,畢竟一般人並非專業的房屋買賣人員,若不懂權狀、相關法規等,很容易會掉入陷阱裡。當然,如果你在買賣的過程裡,仍然覺得自己可以承擔及處理這些風險,若想再保險一點,就找一個專業且值得信賴的代書為你做簽約服務。
選擇自己可以接受的交易方式與費用,才能避免在買賣過程裡發生不愉快。買房不是簡單的事,每個決定都要深思熟慮,無論你選擇哪一種方式,了解相關的市場信息和交易流程,並且做好相應的風險管理,都是保障你購房成功的關鍵。
買賣房屋時,代書能幫我做什麼?
代書主要的工作是,代辦土地和不動產交易的法律文件申請及相關服務。因此代書的工作主要是代辦法律文件,部分代書也會協助買方調查物件狀況,建議購屋者主動確認服務範圍,包括漏水、違法加蓋等,以及是否為海砂屋、輻射屋,甚至是凶宅等,也必須負責清楚解釋權狀內的條文及細項,包含貸款內容、是第幾手交易、有無被預告登記、是否有抵押或二胎擔保等,這些代書都會幫我們查清楚。
當然,由於委請代書幫忙處理這些事項,因此在交易完成後,也必須支付代辦費用。目前許多事務所都將費用細目公布在網站上,若有需求,不妨在委託前先了解,避免產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