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關注房屋品質時,對於建案的評估,需了解建設公司是整體建案的統籌者,負責規劃設計、資金籌集、土地取得等工作,與消費者直接對接,形成品牌形象。建設公司更多關注的是整體案場的投資和營銷;營造廠是實際執行建設工作、負責施工的公司。營造廠的工作內容包括土木工程、結構施工、裝修等。它們具體負責建設過程的各項施工,保證每一項工程依照規範準確執行,還要探究營造廠的專業實力、經驗及口碑。以下將更深入探討如何從營造廠的層面來檢視建案品質,並分析其中的關鍵要素。
營造廠的品質不僅與其規模和資本額掛鉤,還包括其團隊的專業能力、施工管理、過往業績等多重因素。對消費者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了解營造廠的品質,營造廠依照其資本額、業績和評鑑標準,被分為甲級、乙級、丙級等級。這些等級直接影響營造廠承接的工程規模和範圍:
資本額大、承攬的工程範圍不受限制,可以承接任何規模的建設項目。這類營造廠通常擁有較強的施工實力,能夠處理更複雜和大規模的工程項目。
資本額和業績要求較為中等,承擔的工程範圍會有一定限制,但仍具備一定的實力和經驗,主要承接中型項目。
資本額較低,通常承擔小型項目或專業領域的工程。
然而,僅憑等級和資本額來判斷品質並不全面。甲級營造廠的規模大,但不一定代表其施工質量最好。每間營造廠的內部管理、施工質量和專業程度才是判斷其優劣的關鍵。
營造廠不管大小,真正的差異不在於規模,而是經營理念及施工團隊的專業度、心態等。當然,這也會牽扯到建設公司與案件成本,如果建設公司想省成本,在工程管理上就無法做到完全一等一的品質,很多工程是人一定要足夠,才有辦法做到最好的水準。不過有口碑的營造公司,多半對品質要求很高,如果預算太少,會寧可不接案,也不願意做不符合品質的產品。再來,同樣是甲級營造廠,在蓋透天厝及蓋摩天大樓時,等級指數又完全不一樣了。若是蓋摩天大樓,其工程難度絕對超乎一般別墅產品。
工地人員的素質及專業度,會左右整個工地建造的品質與態度。優良的營造公司會願意長期用高薪聘請,這些人所帶來的現場管理,也會讓整個營造工地的氛圍完全不同。同時,良好的現場管理不僅能提高施工效率,還能確保工地的安全,降低意外事故的風險。整體來說,好的營造公司在人事上的管制非常嚴格,除了重視工程品質、施工環境的工地安全外,也會對自己的產品負責,為消費者把關。
蓋房子這件事情,第一次、第二次、跟蓋了五十次、八十次跟三百次,是完全不同等級的,所以很多小型的建築師事務所及建設公司,在規劃上很容易因為經驗而受限,但仍有部分小型建築師事務所或建設公司具備優異的設計與施工管理能力。蓋一間房子要做的工程非常多,包括模板、泥作、景觀、鷹架及機電工程等,要花費的材料及人力實在是難以計數,因此營造廠的發包還有整合方式,也是考驗其規劃上的能力。
有些建設公司選擇自設營造廠,這樣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更好地把控工程品質。然而,這樣做未必就能保證品質無憂。自營營造廠的好處在於能夠直接管理施工團隊,避免外包帶來的管理疏漏,但若管理不善,也容易出現品質問題。
自營營造廠可以降低外部承包的成本,進而節省建設費用,但這些成本節省是否會回饋到消費者的手上?如果建設公司過於關注成本壓縮,可能會影響施工質量。因此,消費者仍然需要關注該建設公司是否願意在每個工程環節中投入足夠的資源來確保房屋品質。
營造公司其實跟建商品牌很像,終究還是要看其在市場上推出的大部分產品內容。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整體而言,高品質的建築往往伴隨較高的成本投入,但仍需綜合考量營造廠的管理與施工細節,若希望品質優良,勢必要付出對等的金額。
勤走工地,能獲得第一手消息
透露一個小撇步,如果你想知道營造公司在某個工地的工程品質,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直接跟工班打聽現場的狀況。直接到工地現場跟工人閒聊了解狀況,他們其實都很願意講,會真實的告訴你這個案子蓋得好不好、品牌是否有問題,整體的管理方式又如何等。這些都是第一手的消息,如果老是聽到材料短少、人員素質良莠不齊時,那該建案的品質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