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處理中

合宜住宅 vs 社會住宅:差異與重點整理

 

近年來「合宜住宅」、「社會住宅」、「青年住宅」等議題經常出現在新聞,許多人對這些名詞容易混淆。究竟有何不同?以下幫您一次拆解。

112

 

一、 合宜住宅(Affordable Housing)

1.  政策目的

•    提供中低收入戶及首次購屋者,以相對合理價格購屋。 
•    改善傳統國宅品質、穩定房市。

2.  供應模式

•    政府提供土地,以標售方式交由建商興建,再以低於市價出售或出租。

3.  交易方式

•    可買賣,但設有禁售期(通常 5–10 年)。 
•    禁售期後可自由轉售。

4.  限制與爭議

•    曾因浮洲、A7 案爆發爭議,導致中央停止推動此類政策。 
•    政策風險較高,僅部分地方政府仍有零星案例。

 

二、  社會住宅(Social Housing)

1.  政策目的

•    提供「只租不售」的長期住宅,協助弱勢族群、青年及在地就業就學者,         降低居住負擔。

2.  型態

•    政府自行興建出租。 
•    或透過「包租代管」方式媒合民間空屋。

3.  租賃制度

•    一般戶:租期 3 年,可續租至 6 年。 
•    弱勢戶:租期可延長至 12 年。 
•    租金約為市價 8 折,弱勢戶更可低至 5–7 折。

4.  申請流程

•    各地方政府公告 → 網路登記 → 資格審查 → 抽籤 → 簽約入住。 
•    若未中籤,可列入候補(一般戶 2 年、弱勢戶 5 年)。

113

三、 兩者比較表

特性合宜住宅社會住宅
持有方式可購買(有禁售期 5–10 年)只租不售
政策定位提供購屋機會、抑制炒房提供穩定租屋、落實居住正義
供應模式政府標售土地,由建商興建政府興建或包租代管
政策現況已停止中央推動,僅剩地方個案目前持續推動,中央主要政策

 

 

 

 

 

 

四、 優點與挑戰

合宜住宅

優點:能以低價購屋、累積資產。 
缺點:禁售限制、弊案爭議,政策延續性不足。

社會住宅

優點:租金低於市價、租期穩定、不怕房東收回。 
缺點:施工品質、社區管理常遭批評,特定族群比例可能造成生活習慣差異。

 

五、專業建議

1.  若以「購屋」為目標,合宜住宅曾是好選項,但政策已退場,風險高。

2.  若以「穩定租屋」為優先,社會住宅是目前最佳選擇。

3.  申請前務必:

•    多跑現場,檢視周邊環境。 
•    留意承租條件與續約規範。 
•    若落選,記得排候補,仍有機會入住。 
 

結語

合宜住宅曾為購屋族帶來希望,但因政策轉向,已逐漸成為歷史案例。社會住宅則是當前落實「居住正義」的核心政策。對租屋族而言,社會住宅雖非完美,但仍是一個 高 CP 值的穩定居住方案。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請依實際狀況及法規為準    


分享